首页    新闻    区县    建言    专题    原创    评论   理论   国内   国际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地评线】万千“新农人”让希望田野更有希望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5-11-03 09:38 阅读量: 字号:

  带着梦想与见识,走向田野深处。田埂上、大棚里、合作社中,处处跃动着他们的身影。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新农人。”万千“新农人”来自不同地方,却奔向同一个方向。为乡村注入活水,为发展扎牢根基,观念新了,产业兴了——这些朴素而坚实的努力,让乡村一天天变得更美好。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新农人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股重要力量。夯实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人才底座,要发挥新农人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作用,让他们唱好“振兴曲”。新农人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速度、乡村产业的发展质量和农村社会的治理效能。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要加快“汗水农业”向“智慧农业”的迈步,就需要全面提升新农人的技术技能水平、产业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素养,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农人队伍,让“土专家”“庄稼汉”变身“新农人”,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向下扎根,让“新农人”打头阵。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引领人,新农人既要走向乡村,也要扎根乡村,当好农村发展的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当好政策下达的宣传员,当好群众身边的示范员,更需要做好引领者,看到传统“大水漫灌”式培训难以解决农业生产的实际痛点,唯有精准对接产业、贴合农民需求,才能让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因此,要深入到乡村振兴一线,聚焦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目标、农民成长需求,精准制定培训计划,既实现按需设课、因材施教,又能让农民在掌握真本领、学到硬技能中,真正实现学得会、用得上,推动更多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角。

  特色路子,让“新产业”兴乡村。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因地制宜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既要打造乡村特色产业,也要协同发展,凝聚起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磅礴力量。新农人不仅带来了新知识,也带来了新技术、新思路,为乡村产业发展带来新希望。因此,新农人要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粘合剂”作用,促进产业之间的联动,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各自为战”到“集群共赢”,推动乡村产业从分散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转型,走好特色振兴之路。

  带来希望,让“新农村”焕活力。乡村全面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同时期也面临不同的任务,这就需要推动新农人实现职业化、产业化发展,挖掘增收潜力,带动农民共同发展。通过免费培训政策的普及、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模式,降低农民参训门槛,让更多人有机会提升自我。同时,鼓励新农人创新创造,给予更多政策上、资金上、资源上等方面的支持,增强底气和信心,让新农人安心创业、放心发展,真正扎根乡村、建设乡村,让乡村焕发新活力。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乡村呼唤人才,人才成就乡村。乡村振兴离不开万千“新农人”,带着新思路、新技术建设乡村,也助力越来越多的“老把式 ”成为“新农人”,“新农人”成为“兴农人”,重塑农业形态、激活乡村活力,让希望田野更有希望。

  作者:婧蓝

编辑:钱江



2016000000000000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意见请登录 网民建言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5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签发董越峰,修改董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