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区县    建言    专题    原创    评论   理论   国内   国际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破局 1400 万吨!同江口岸 1400 万吨绘就共赢新画卷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5-11-17 17:13 阅读量: 字号:

  截至11月16日,作为中欧班列“东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黑龙江省同江铁路口岸今年共开行80趟中欧班列,自2023年开行首趟中欧班列以来,已累计开行中欧班列273列;自2022年11月口岸开通以来,累计进出口货物突破1400万吨。(央广网)

  地理与效率赋能,打造物流“黄金通道”。 同江口岸的快速崛起。首先源于地理优势与效率革新的双重加持。作为我国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其至欧洲腹地的运距较绥芬河口岸缩短809公里,运输时间节省约10小时,有效缓解了传统口岸的运输压力,重构了东北亚物流版图。 在效率提升上,技术创新与制度优化形成了强大合力。全国铁路口岸首台智能矿产品采制样设备投入使用,“铁路快通”模式让班列口岸停留时间从48小时压缩至数小时,“提前申报、货到验放”等便利化措施让通关环节持续精简。如今,口岸单日换装量最高达406车,单车换装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内,“同江速度”让跨境物流更具竞争力。

  货物品类升级,见证经贸“质效跃迁”。 1400万吨运量的背后,是货物品类的持续升级与经贸合作的深度拓展。从开通初期的煤炭、铁精矿等传统物资,到如今铜精粉、铝锭等资源性产品成为主力,再到汽车配件、精密仪器等高附加值货物逐步增多,货物品类的丰富折射出中俄经贸结构的互补性与合作深度。 目前,经同江口岸的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14个国家,连接国内60多座城市,集结了长沙、沈阳、上海等多地货源,形成了“国内多点集结、境外广泛辐射”的物流网络。这种覆盖广度的拓展,让口岸从单纯的跨境通道,转变为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重要枢纽,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

  产业联动发力,激活沿边“发展引擎”。 运量的突破不止于物流层面,更带动了“口岸+产业”的深度融合。依托高效的通道功能,俄罗斯矿业企业将同江视为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门户,钾肥加工、摩托车研发制造等特色产业相继落地,推动口岸经济从“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升级。 这种产业集聚效应,不仅让沿边地区共享开放红利,更助力东北老工业基地焕发新活力。随着总投资9.89亿元的扩能改造工程推进,口岸后方线路通过能力预计提升3倍,未来运量有望增长40%以上,将进一步强化其在中欧班列东通道中的核心地位,为东北振兴与向北开放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放格局升华,书写合作“共赢篇章”。 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同江口岸的战略价值愈发凸显。它不仅为中欧贸易提供了稳定高效的物流选项,更在俄乌冲突冲击传统欧亚物流走廊的背景下,构建了保障产业链安全的“备用通道”,为全球贸易稳定贡献了中国方案。 从“四季通关”的交通网络到“关铁企”协同的治理模式,从数字化监管的技术赋能到跨境电商的业态创新,同江口岸的每一步发展,都在为更高水平的开放探路。1400万吨的成绩,是“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的缩影,更是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诚意体现。

  站在新的起点上,同江铁路口岸的未来值得期待。随着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产业合作的不断深化,这条横跨亚欧的“钢铁丝路”将承载更多合作与希望,为中欧经贸往来、东北振兴与沿边开放写下更加精彩的篇章。(黄育仁)

编辑:钱江



2022000000000000
更多意见请登录 网民建言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5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签发董越峰,修改董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