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区县    建言    专题    原创    评论   理论   国内   国际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西安网评:管好“小公章”服务“大民生”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4-08-12 09:05 阅读量: 字号:

  记者近期在河南登封采访发现,村民盖村委会公章,要跑到乡里,或者是乡镇的便民服务中心,因为当地还在实行“村章乡管”。然而,早在七年前,新华社便披露过此事,且民政部明确表示,“村章乡管”违背了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精神,要求“必须坚决予以纠正”“给干部以信任,还百姓以方便”。(新华网8月11日)

  村委会公章是村级公共权力的象征,小到一张证明,大到村土地承包合同,都离不开村委会公章。而“村章乡管”就意味着村民办事需要辛辛苦苦赶到镇上,不仅费时费力极为不便,更增加了群众的办事成本,违背了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的初衷,实乃越俎代庖、权力越位的乱作为,其危害不容小觑。

  为杜绝乱盖章、人情章等公章腐败而实行的“村章乡管”,既有因噎废食之嫌,更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过。究其“村章乡管”背后,既直接干预了村民委员会工作,有违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精神;又增加了村民办事成本与办事时间,与农民办事不出村的要求相悖;更是对村干部赤裸裸的不信任,导致村干部产生负面情绪,还增加了乡镇干部的工作量,掉入了权力越位的陷阱,造成基层管理被动的困局。

  事实上,为遏制村章上的腐败,各地乡镇政府没少花心思,从“村帐乡管”的保姆式管理,到“村章乡管”越位式做法,无不体现了乡镇政府重拳防腐治腐的良苦用心,其初衷本是好的。然而,其方式却着实不妥,好心办了坏事,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基层管理能力,扰乱了基层管理秩序,更不利于农村地区的长远发展。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管好“小公章”服务“大民生”,还需打好组合拳。既要强化顶层设计,补齐制度短板,织密限制权力的笼子;又要选好用好管好村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激发干事激情,当好村民的服务员;更要织好监管网,绘制好村级“小微权力”的权力清单、运行清单、监管清单,提升群众参与监管的积极性,切实发挥村民自治作用。

  唯有建立建全村务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数字化智能手段,积极探索互联网+智慧公章等智慧化管理模式,让村民少跑腿,用章更透明,才能扎紧权力的铁笼子,托举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作者:王鸣镝

编辑:董越峰



2003000000000000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意见请登录 网民建言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4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签发董越峰,修改董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