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刚刚在西安成功举办,为我市提升枢纽能级,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注入了新动能。作为服务全国向西开放的关键引擎和重要物流枢纽,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已成为西安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的重要抓手。以中欧班列为纽带,以开放平台为支撑,我市正在持续拓展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织密亚欧物流网络,携手全球伙伴共谱丝路新篇。
走进位于西安浐灞国际港的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场站内一片繁忙,集装箱整齐码放,装卸车往来穿梭,从这里集结的货物可直运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一高效运转的场景,得益于“枢纽对枢纽”物流模式的赋能。今年6月10日,中国·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在阿拉木图建成投用,与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实现了“枢纽对枢纽”升级,不仅有效提高了场站集散分拨能力,也在阿拉木图—西安之间打开了运输新空间。与此同时,效率提升同样显著,智能调度系统自动匹配运力,数字化平台让中哈铁路、海关数据无缝衔接,口岸通关时间从3天大幅压缩至约3小时,西安到阿拉木图的运输时间也从7天提速到最快5天。降本增效直接激发了市场活力,货物类型从日用百货、工程机械扩展至汽车及零配件、齿轮箱、建筑材料、家用电器等,月集装箱处理量增长约四倍。截至目前,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累计集结转运货物已超过25万吨。中哈物流枢纽高效率的运行为西安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贸易提供了便利,使得更多商品集结于西安,快速流通到各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近日,跨里海国际运输路线国际协会中国代表处正式落户西安,标志着陕西西安成为中国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路线参与者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开展互利共赢的运输和物流合作的重要基点。中哈物流“枢纽对枢纽”的通道升级,对过境哈萨克斯坦并纵深至欧洲的跨里海国际运输路线产生了积极影响,中欧班列(西安)跨里海国际货运班列开行量不断攀升,运输时间由原来的15天至23天缩短至11天左右。截至今年10月,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开行跨里海班列超400列。贸易联通的突出优势吸引了阿塞拜疆、土耳其等跨里海线路国家,不断加强与西安的合作力度,阿塞拜疆最大的物流企业阿普谢隆物流中心,在中国的首家分公司,西安阿布西隆物流有限公司落地浐灞国际港以来,西安至巴库方向跨里海公共班列保持稳定运行,已逐步成为连接中国与阿塞拜疆的高效物流通道。依托海铁联运模式,这一线路在光伏设备、汽车配件、工程物资等出口领域需求持续增长,为企业拓展阿塞拜疆及周边市场提供了更加丰富、便捷、可靠的路径选择。
以通道带物流,以物流促贸易,以贸易强产业,开放平台的升级裂变效应正在释放。当前,依托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我市持续深化港产港贸融合发展,临港聚集大宗批发、跨境电商企业超4000家,带动大宗商品贸易额突破3000亿元,并引入中国康佳、德国克诺尔等产业龙头企业,区域500强及子公司达到98家,全力打造产贸聚集协同、创新发展的新引擎。记者从关中海关获悉,今年前10月全市进出口总值3945.5亿元,同比增长16%,高出全国增速12.4个百分点。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值2110亿元,同比增长4.8%,占西安市进出口总值的53.5%;对中亚五国进出口总值72.8亿元,同比增长17.9%。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为引领,我市正在持续拓展国际合作,除了已投入使用的中哈物流枢纽,在俄罗斯莫斯科、阿塞拜疆巴库、白俄罗斯、匈牙利等地的场站项目也正在加快筹备建设,这些场站建成后将真正实现多点‘枢纽到枢纽’物流体系的升级,“班列+海外仓”一体化布局正在加快推进。刚刚在我市成功举办的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形成了111项务实合作成果。以本届论坛为新起点,我市聚焦落实深化中欧中亚班列合作倡议、共建跨里海国际运输线路能力提升合作协议等代表性成果,进一步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中欧班列建设运营主体合作,共同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发展,为书写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时代新篇贡献西安力量。
编辑: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5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