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区县    建言    专题    原创    评论   理论   国内   国际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西安网评:理性看待法官直播带货卖螃蟹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5-11-04 09:48 阅读量: 字号:

  10月31日晚,有网友发帖称,在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微信公众号直播间,看到高淳区法院法官“带货卖螃蟹”,画面颇为新奇,引发热议原来,这场直播是南京市高淳法院为助力诚信债务人清偿债务,推出的司法变卖直播专场。南京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直播除了帮助债务人解决困难,最重要的目的是普法。(法制网11月3日)

  南京市高淳区法院三位法官身着制服走进直播间带货卖螃蟹的场景,引来20多万人次在线围观,不少网友直呼“新奇”。这场看似“跨界”的直播,实则是司法机关化解执行难题的创新实践,绝非不务正业,而是一堂生动鲜活的普法公开课。

  法官直播卖螃蟹的背后,是一个普通家庭与债务偿还的坚韧故事。债务人秋兰的父母年过六旬,因十多年前的船舶碰撞事故欠下债务,转行养蟹又遇技术不足连年亏损,家庭总债务最高达80多万元。但夫妻俩始终坚守诚信,省吃俭用按时偿还赔偿,却难敌债务累积速度。2025年9月,他们提交“类个人破产”申请后,法院核查确认其无逃债意图,遂量身定制“资产处置+金融纾困”方案,这场直播正是方案中的关键一环。2.5小时卖出100多单的成绩,让成熟螃蟹全部售罄,货款直接汇入法院监管账户用于偿债,为这个困境家庭铺就了重生之路。

  这场直播精准破解了传统执行中的两大难题。一方面,针对螃蟹这类生鲜产品保质期短、销售窗口期窄的特性,直播变卖比传统拍卖更高效,能最大限度实现财产价值,避免资产贬值导致债权人和债务人利益受损。另一方面,打破了司法拍卖的专业壁垒,用网友喜闻乐见的方式降低了公众参与司法变卖的门槛。这种灵活处置方式,远比单纯强制执行更能实现案结事了。

  直播的核心价值,在于将普法融入生活化场景。法官们在介绍螃蟹品质的间隙,自然穿插“类个人破产”制度、司法变卖流程等法律知识,让网友在围观购物中直观理解“诚信债务人可依法获得救济”“司法执行兼顾法理与情理”等法治理念。正如南京中院负责人所言,帮助债务人解决困难是手段,普法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面对“是否偏离司法职能”的疑问,事实给出了明确答案。早在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就已推行网络司法拍卖制度,2024年还专门印发指导意见规范相关流程,网络变卖本就是法定执行方式的延伸。此次直播严格恪守程序正义,所有收入专账管理,全程依法依规;筹备工作利用下班时间完成,未占用正常办公资源;法官言行保持职业伦理,既专业又不失温度。这种“严肃的活泼”不仅没有消解司法权威,反而通过透明度的提升拉近了司法与公众的距离。

  从单纯的裁判者、强制执行者,到债务化解辅助者、社会关系修复者,法官直播间卖螃蟹的实践,彰显了司法理念的进阶。它证明司法权威从不依赖刻板的形式,而源于对群众急难愁盼的回应、对公平正义的坚守。当法律的刚性规定通过直播带货这样的柔性方式落地,当司法的善意渗透到蟹塘帮扶、金融纾困的细节中,法治信仰便会在潜移默化中生长。这样的“跨界”创新,越多越好。

  李敏

编辑:钱江



2003000000000000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意见请登录 网民建言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5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签发董越峰,修改董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