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区县    建言    专题    原创    评论   理论   国内   国际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中老铁路奏响区域合作新乐章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5-11-27 17:50 阅读量: 字号:

  当一列满载榴莲和橡胶的货运列车从老挝万象南站缓缓启程,穿越崇山峻岭,最终抵达中国昆明,它承载的不仅是货物,更是一条跨越国界的信任纽带。中老铁路这条全长1035公里的钢铁动脉,自2021年12月开通以来,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飞的标杆工程,传递着比车轮声更响亮的合作发展声音。这条铁路不仅改变了老挝"陆锁国"的地理宿命,更开创了区域合作的新范式,其意义远超交通本身,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民心相通、发展共享的生动注脚。

  中老铁路首先打破了地理的桎梏,重塑了区域经济版图。老挝作为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85%的国土被山地和高原覆盖,长期受困于"有边无海"的发展瓶颈。铁路开通后,万象到昆明的旅行时间从过去两三天缩短至10小时,物流成本降低20%以上。这条铁路如同插入中南半岛的一把钥匙,不仅打开了老挝通往世界市场的大门,更将中国大西南与东盟经济圈紧密连接。从泰国榴莲到越南咖啡,从中国电子产品到老挝木制品,这条铁路已成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黄金通道"。当一列列"澜沧号"动车组穿行在琅勃拉邦的群山之间,我们看到的不只是钢铁与技术的结合,更是一个国家突破地理限制、拥抱世界的发展决心。

  这条铁路的特殊价值在于其共建共享的合作模式。与历史上某些国家带有殖民色彩的铁路建设不同,中老铁路从规划到建设再到运营,始终贯穿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中方不仅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更注重本土化人才培养——累计为老挝培养铁路专业人才1000多名,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铁路沿线车站设计融入老挝国花占芭花、寺庙飞檐等文化元素,体现对当地文化的尊重。这种"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使得铁路真正成为两国人民共同的事业。老挝青年赛宋蓬在中国学习铁路技术后回到祖国担任列车司机,他的故事正是这种合作精神的缩影。当赛宋蓬驾驶列车驶过中老边境的友谊隧道时,钢铁长龙传递的是比货物更珍贵的信任与友谊。

  中老铁路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其示范效应。作为第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国际铁路,它为区域互联互通树立了新标杆。泰国正在加快推进中泰铁路建设,柬埔寨探讨中柬铁路可行性研究,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稳步推进——中老铁路的成功运营,让更多东盟国家看到了陆联互通的现实可能。这条铁路犹如一块磁石,正在吸引更多国家加入区域互联互通网络,推动形成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昆明至万象实现朝发夕至,这条铁路的人文交流功能进一步凸显。当老挝学生可以乘高铁来中国留学,中国游客能够便捷地体验琅勃拉邦的清晨布施,民心相通便有了最坚实的载体。

  站在更广阔的历史维度看,中老铁路延续了自古以来南方丝绸之路的交流传统,又以现代方式书写新的合作篇章。从昆明出发,经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直至新加坡的铁路网构想正在逐步成为现实,这将是贯通中南半岛的经济大动脉。中老铁路如同一个音符,正与其他互联互通项目共同奏响区域合作的交响乐。当夜幕降临,中老铁路上的列车依然穿行不息,车灯划破黑暗,恰如发展之光穿透隔阂。这条钢轨上的友谊之路证明:真正的合作从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奔赴;发展的声音不需要华丽辞藻,车轮与钢轨的共鸣就是最动人的乐章。

  江照国

编辑:钱江



2022000000000000
更多意见请登录 网民建言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5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签发董越峰,修改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