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区县    建言    专题    原创    评论   理论   国内   国际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西安网评:一元钱的文化盛宴,让民生与传承双向奔赴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5-11-22 11:34 阅读量: 字号:

  近期,陕西渭南、河南周口、湖南岳阳、山东菏泽等多地推出的“一元剧场”模式走红,让剧院再度人声鼎沸。“一元剧场”指的是仅花一元钱就可以在剧场里看一场“大戏”。别小瞧这一元钱,其背后关系着民生关怀与文化传承,也蕴藏着撬动市场力量参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巧思。(人民日报11月21日)

  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元票价,不仅打破了文化消费的门槛,更勾勒出民生关怀与文化传承交融的温暖图景,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提供了生动范本。

  “一元剧场”的核心价值,在于让文化服务回归民生本质。在不少城市,动辄数百元的演出票价让普通民众望而却步,文化艺术一度成为少数人的“专属享受”。而“一元剧场”以极低票价撬动普惠性文化供给,让工薪阶层、老年人、低收入群体等都能走进剧场,感受戏曲、话剧、音乐会等艺术形式的魅力。这种人人可享的文化服务,既满足了民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也彰显了文化为民的发展理念——文化不应是高悬的艺术品,而应是融入日常生活的精神滋养。

  在民生关怀之外,“一元剧场”更暗藏着文化传承的巧思。此次走红的“一元剧场”,大多以地方戏曲、传统曲艺等为主要演出内容,秦腔、豫剧、花鼓戏等非遗文化在低价惠民的同时,获得了更广阔的传播空间。年轻观众通过一元票价走进剧场,近距离感受传统艺术的韵味;老戏迷则在熟悉的唱腔中找到情感共鸣,推动传统艺术在代际传递中焕发新生。这种“低价引流+文化浸润”的模式,破解了传统艺术曲高和寡的困境,让文化传承从专业舞台走向大众生活,实现了以文化人与以民养文的良性循环。

  值得关注的是,“一元剧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市场力量与公共服务的协同发力。一元票价背后,是政府补贴、企业赞助、公益捐赠等多元资金的支撑,既减轻了民众负担,又保障了演出质量与演员收益。这种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既发挥了公共财政的杠杆作用,又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从渭南到周口,从岳阳到菏泽,“一元剧场”的走红不是偶然,而是民众对优质文化服务的迫切需求,以及与政策创新精准对接的结果。它以最小的成本,实现了最大的民生价值与文化价值,让文化惠民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可感、可及、可享的实际体验。(郭元鹏)

编辑: 石彬



2003000000000000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意见请登录 网民建言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5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签发 石彬,修改 石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