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铁集团相关铁路运输企业近期对1300余趟动车组列车实行票价打折优惠,最低至4折,覆盖郑州、哈尔滨、呼和浩特等多个铁路局管辖的130余条高铁线路。此次大规模票价调整,打破了过去固定票价的模式,建立起灵活折扣、有升有降的市场化票价机制。铁路出行正以更灵活的姿态融入百姓生活。
此次调价“范围广、力度大”的背后,是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的真正落地。从京广、徐兰等运输大动脉,到沈佳、渝厦等新开通线路,打折列车覆盖了东西南北多个区域,构建起多层次、差异化的票价体系。这种基于市场需求的定价机制,让旅客在不同时段、不同线路上拥有了更多元的选择,也使热门与冷门线路之间,形成了合理的价差梯度,充分体现了铁路部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营理念转变。
票价下调直接降低了民众出行成本,传递出民生温度。哈尔滨的王女士算了一笔账:“以前到牡丹江平均要花100多元,现在最低只需80多元,一个月算下来能省好几百元。”细微之处的设计更显温情。国铁郑州局将票价调整分为“周中”和“周末”两个部分,周末优惠车次更多,覆盖线路更广。学生、儿童、残疾军人等特殊群体继续享受“折上折”优惠,最低可达4折。铁科院研究员肖永青指出,这种差异化设计体现了铁路服务全民出行的公益属性。
动车票价打折的效应远超交通领域本身,它已成为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有力推手。成都至自贡的票价打折就是一个生动例证。自贡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推出“高铁+文旅”铁旅融合专项活动后,成都东至自贡的客流量环比增幅达91.3%。一位成都旅客欣喜地分享:“听说最近成都至自贡铁路票价打折,我们特地到自贡‘耍’了一圈。”交通成本下降直接激活了秋季旅游市场。在山西,打折线路途经热门景点和革命老区,即降低了老区人民出行成本,又拉动了文旅消费;在黑龙江,票价优化则更好地服务了持续升温的冰雪经济。
铁路票价市场化改革不是简单地降价,而是一套精细化的价格调节机制。它既考虑运输效率,又兼顾社会公平;既着眼企业效益,又关注民生福祉。未来,随着铁路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有望看到更多惠及百姓、助力经济的创新举措,让铁路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刘思洋)
编辑: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5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