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双11”的临近,不少商家已经开启预售,当亿万消费者的需求转换成海量订单,这无疑是对交通运输体系的一场“大考”。为了破解运输效率低的“瓶颈”,11月1日,为期20天的“双11”网购高峰期铁路快件运输服务正式启动。从运力投放到线路布设,铁路部门精心组织、优化布局,以“速度、温度、力度”书写服务经济民生的“优质答卷”。
八横八纵的铁路网络,推动了“江浙沪包邮”转变为“全国包邮”的进程。铁路部门优化站点布局和资源配置,在镇江站、日照站、长白山西站等增办高铁快运业务,全国高铁快运业务的办理站已达 339 个,这一举措使高铁快运网络向中西部城市延伸,使其接近“江浙沪”水平的物流速度。长三角推出的“轻轨+高铁”联运的运输方式,通过轨道交通集中揽收分拨后接入全国高铁物流网,打通物流循环,释放小城市消费潜力。此举既压缩了时间成本,又让“包邮”覆盖更广。
当物流速度超出消费者的预期,能够激发消费者的热情,而高铁的运力能让“消费热情”与“运输效率”同频共振。11月1日至20日,武汉铁路部门每日调度240列利用车厢富余空间的高铁载客动车组,搭配6列设有快件预留车厢的专列,实现“人流与物流”的双向奔赴。G3463次列车满载2吨日用品,早上从汉口站始发,晚上抵达成都东站;武汉发往广州白云的专列,让服饰、电子设备迅速到达消费者手中。高铁的运力破解了运件“爆仓”的痛点,给予了消费者超出预期的“惊喜”,提高了其对该品牌的认可度,激发了消费者复购热情,助力了电商经济的发展。
铁路部门追求的运输目标从“运得出”转变为“运得好”。针对安全要求高、保密要求高的货物,提供“高铁专人送”服务,专人手提、全程押运、专车取送,更好地满足客户差异化;针对生鲜、果蔬、3C数码产品、温控药品等高频品类,实行“四优先”原则,并采用“真空冷鲜包装+恒温集装箱”组合方案运输,确保零下摄氏度保鲜的生鲜与零上摄氏度保存的药品同批运输却各自恒温。铁路部门用专业化的运输方案降低了货主损失,拓宽特色农产品外销渠道,保障了消费者体验,擦亮铁路服务经济民生的底色。
时代在变,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铁路部门以“双11”为契机,贴近经济民生需求,相信未来,铁路部门将以更优服务、更强担当,为民生福祉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刘思洋)
编辑: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5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