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区县    建言    专题    原创    评论   理论   国内   国际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铁路服务优化的三重进阶,把“走得了”升级为“走得好”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5-07-30 09:41 阅读量: 字号:

  “高铁越来越快,服务能不能也越来越暖?”旅客的一句朴素提问,如今已成为铁路系统的年度必答题。从候车大厅到车厢座位,再到指尖上的购票页面,铁路正在把“硬件翻新”延伸为“体验上新”。

  第一站:车站成了“城市客厅” 。走进北京丰台站,第三卫生间、母婴室、无障碍更衣台、儿童洗手盆一应俱全;上海虹桥候车区的皮质座椅自带USB-C快充,旁边还有24小时自助图书馆。重点旅客通道、低位服务台、爱心候车区已成为各大车站的“标配”。当车站开始比拼“舒适指数”,旅客的舟车劳顿在进站那一刻就被悄悄“降噪”。

  第二站:列车进入“颗粒度管理”。春运期间的G71次京港高铁推出“静音车厢2.0”:车厢广播默认关闭,乘务员佩戴骨传导耳机轻声提醒;长沙客运段的Z247次列车试点“电子票夹”,乘务员扫码即可查看无陪伴老人的到站、换乘、用药提示。细节抠得越细,体验就越无感——而这正是最高级的“有感服务”。

  第三站:购票系统开始“读心术”。12306的“AI候补”功能让候补订单更聪明;新增的“银发关爱版”界面字体更大、语音播报自动开启;年轻人喜爱的“联程票一键打包”则把高铁与景区巴士无缝衔接,退票改签一次完成。技术不再冰冷,而是学会了提前一步的关怀。

  当硬件、软件、算法三箭齐发,铁路完成了从“运力提供者”到“体验设计师”的身份转换。它不再只是把你准时送达,而是让每一公里都少一点焦虑,多一份松弛。或许,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柔软的注脚:让最大多数人的日常出行,也能拥有触手可及的体面与温柔。 (刘武德)

编辑:钱江



2022000000000000
更多意见请登录 网民建言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5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签发董越峰,修改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