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拓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代表委员表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要紧紧压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心中有数,操之有度,行之有方。”抚今追昔,沧桑巨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不懈奋斗成就脱贫伟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鼓起“钱袋子”的关键。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在脱贫劳动力产业就业帮扶方面,2022年,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达到3278万人,比2021年底增加133万人,超过年度目标任务259万人,超过65%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风险,其余均落实了帮扶措施。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各地要继续把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摆在优先位置,充分的释放帮扶政策效应,大力发展乡村专列旅游、农村电商、休闲康养等新业态,不断满足就业需求,让脱贫群众饭碗端牢端好。
群众要致富,关键在人才。有了人才,就有了希望,不懂技术有人指导,遇到难题有人指点,碰到困难有人化解。为此,要坚持攻坚克难,把重点帮扶县、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和脱贫家庭大学毕业生、“雨露计划”毕业生及返乡回流人员等群体作为重点优先考虑,培养壮大乡村振兴的生力军,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全力以赴稳定和扩大就业。同时,深挖本土人才潜力,厚植人才发展土壤,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让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 脱颖而出,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为群众致富提供人才支撑。
无论是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是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来说,产业发展都是重中之重。脱贫群众底子薄,基础差。绝不让脱贫群众再返贫,不仅要继续输血,还要着力于造血。截至2022年9月,832个脱贫县全部编制完成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壮大,群众致富路越走越宽广。因此,各地要持续加大对脱贫地区产业帮扶力度,加快补齐技术、设施等短板,进一步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不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阔步踏上新征程,奋楫扬帆再出发。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我们没有落下一村一人;从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一起向未来依然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展望未来,让我们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将解决贫困问题的办法,变成推动乡村振兴的良方,推动农民把致富的“饭碗”端起来,把致富的“腰包”鼓起来,托举起“稳稳的幸福”。
路小阳
编辑: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3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