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区县    建言    专题    原创    评论   理论   国内   国际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心有灵犀|退休后如何调节失落感?

来源:西安资讯广播 时间:2025-10-27 15:09 阅读量: 字号:

  对于许多人来说

  退休

  意味着告别了熟悉的“战场”

  生活仿佛突然安静了下来

  这份安静里难掩失落

  今天

  《1061乐动健康·心有灵犀》

  邀请了陕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

  中医心理专业委员会

  专家余晓楠

  和我们一起聊聊

  退休后该如何调节失落感

  专家余晓楠

  为什么退休后会有失落感?

  按照艾瑞克森关于人的心理发展理论,40至65岁的人为中年期,65岁以后进入老年期。我国的退休人员多处在中年末期,面临心理发展主题是自我统合与绝望的冲突。自我统合,指个体将多维度自我认知整合为协调整体的过程,包括六个维度:主体自我、客体自我、过去自我、现在自我、理想自我、真实自我。自我统合协调顺利的人在心理层面会建立稳定的价值观体系,‌社会层面能完成角色定位与社会适应,‌发展层面则形成连续性自我认知架构,而不能协调心理冲突的人,则相反。

  退休后的失落感简单说是一种心里空落落的感觉,像丢了什么东西却又说不清楚,是一种负性情绪状态,核心表现为悲伤、空虚、无助、和自我怀疑,常伴有社会功能减退,社交退缩、回避活动,注意力下降、失眠和食欲紊乱等行为和生理变化。退休后的失落感多发生在退休后不久,持续3-5年,个别持续时间更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亿,占全国人口的22%。这些人一朝离开努力奋斗了30-40年工作岗位的退休人,在精神上难免空虚、失落,有失去寄托的无助、悲伤和自我怀疑。经过一段时间多维度的适应调整,有的人角色转换顺利,但有的人退休后看似也没闲着,人前强装笑颜,回家暗自神伤,心情沮丧,失去信心,自我怀疑,消极悲观,脱离群体,严重时伴有食欲和睡眠问题,半年一年后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退休后失落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角色转变失衡导致自我价值缺失、生活节奏突变带来的适应障碍、社交圈收缩引发的孤独感,具体有:

  1.职业身份剥离:从“职场从业者”变回“普通退休者”,失去工作带来的价值感、成就感,陷入“我没用了”的自我怀疑;

  2.社交联接弱化与情感断层:工作中的高频互动消失,职场社交圈大幅缩小,新的社交渠道还未建立;若子女不在身边,还会叠加孤独感,心理支撑变弱;

  3.生活秩序崩塌:多年规律的工作作息突然消失,生活掌控感下降,没了明确目标,时间变得空洞,容易陷入迷茫,叠加健康顾虑便放大负性情绪。

  现阶段的中年人往往都处于事业的顶峰,身心健康,精力充沛,对即将一步一步来临的赋闲退休生活有心理上的抗拒,更多的心理冲突表现为事业停滞与心理迷茫的冲突。退休后,逐渐进入老年期,活动范围小了,交际圈子少了,肌体能量也低了,开始回忆人生的历程,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统合自我的完整性,思考人生的意义,面对人生的最终结局死亡,表现出绝望或欣然接受。

  仔细想想人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退休后的一段时间里有失落情绪,是很正常的,但是退休不是终点,而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的开始。

  该如何调整这种失落感?

  其实退休后失落情绪的处理,认知行为疗法是常用手段,心理学提倡三阶段干预,概括来说就是:自我觉知(识别情绪根源)、情绪释放(通过倾诉或写作宣泄)、接纳现实(调整期望并重构目标)。

  无论是中年后期,还是老年初期,都处于退休前后的心理适应阶段,有些人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开心愉快,尽享天伦之乐和晚年幸福时光,有些人自我调节能力弱一些,出现身体或心理不适应,表现出身体健康状况下降,社会适应不良等方面的症状。具体如何处理这个阶段的心理冲突,调解好退休失落情绪呢?有五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是建立一张日常生活作息时间表。退休之后,最令人担忧的是一早醒来,不知道今天要干什么,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建立一张生活作息时间表,安排好自己一天的活动,可以让日常生活更有规律,更为充实。建立生活作息时间表,也是一种简单的时间管理方式,可以让生活丰富而有效。

  二是坚持一项适应自身条件的运动锻炼。过好退休生活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身体健康,而保持健康的一个有效方式就是坚持运动锻炼。选择一项适合自身特点,自己又喜欢的运动方式,以健康为目标,持续坚持。例如,选择慢跑,时间场地等要求不高,可以自己一个人跑,甚至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慢跑与快走结合,跑跑走走,无拘无束,怡然自得。当然了,太极拳、八段锦、瑜伽、游泳等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就是参加喜闻乐见的广场舞也能乐在其中。

  三是培养一个具有自己特长的兴趣爱好。退休之后,最大的个人资源就是时间,但如何分配使用好自己的时间,也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培养一个兴趣爱好,不仅可以消磨时间,更重要的是让退休生活多一分色彩。集中精力掌握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准的兴趣爱好,更让人有成就感。例如,学习书法、绘画、乐器演奏、摄影等等,特别要说的是,若能在退休之后,完成一项年轻时想学而未学成的技艺,那就不仅丰富了退休生活,更是弥补了年轻时的缺憾。

  四是参加一项发挥自身余热的社会组织活动。退休之后,一个值得担心的问题就是减少了人际交往,脱离了现实社会,逐渐地变得孤陋寡闻,产生孤独心态。适当地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既可以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又可多接触社会,跟上时代的潮流。例如,参加志愿服务,投入社区建设,尤其是助人为乐,奉献爱心,可以获得更好的心理满足,让个人心绪更加舒畅。具有专业特长的人,可以参加专业性强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既可以发挥一技之长,又可以服务社会公众,在参与专业性活动之中感受社会进步的节拍。

  五是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退休后学着做点家务,既活动一下筋骨,又承担一点义务。例如,退休在家学做饭菜也是一档子乐事,电视、手机制作美食的步骤方法随手可查,可能厨艺不精,但毕竟是自己动手做的,吃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实实在在地体验一把柴米油盐酱醋茶。当下市场货品琳琅满目,东南西北的特产应有尽有,想吃什么,就买什么;看上喜欢的,就买来一试,逛超市也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当然,退休人员毕竟不是年轻人了,不能因为时间富裕就把退休生活安排的满满的,像赶场子一样出了这个教室,又进那个班,没有时间消化学习内容,还弄的自己疲惫不堪。退休生活安排的原则是内容从多到少,节奏从快到慢,逐渐适应慢生活的过程。

  《1061乐动健康·心有灵犀》

  播出时间每周一12:00——13:00

编辑:张楠



2006000000000000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意见请登录 网民建言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5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签发张楠,修改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