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区县    建言    专题    原创    评论   理论   国内   国际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地评线】确保应收尽收,科技助力秋粮颗粒归仓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5-10-24 11:24 阅读量: 字号:

  金秋五谷飘香,秋粮抢收正忙。各地积极行动,科学规划晾晒场地、引进烘干设备、组织志愿者参与抢收、加强气象预警服务,多举措推进秋粮晾晒,全力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秋粮不到手,秋收不放松”。保障粮食安全,科技是利器。当前,我国秋粮作物进入大规模收获期,但频繁阴雨给多地秋收带来不利影响。从白山黑水到江南丘陵,从东海之滨到黄土高原,各地正全力以赴做好抢收抢烘工作,确保应收尽收,各式各样的农机“黑科技”,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和粮食损耗,让秋收工作变得更加高效、经济,让给农民从体力劳动转型为设备管理者,让秋收更添智慧、更具“丰”采。秋收时,每一台轰鸣的机械、每一组跳动的数据、每一次精准的调控,映照无人机巡田、收割机自动驾驶、智能分拣设备高效运转的场景,“黑科技”融入秋收全链条,让农业生产“潮起来”,实现丰产又增收,共绘金秋好“丰”景。

  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科技让耕耘更有“数”。科技不仅为秋收插上“精准翅膀”,提升效率,更重构生产逻辑。过去测产靠“眼估手量”,如今农民打开手机APP,卫星遥感就能精准测算地块面积、作物产量,误差不超5%;无人机不仅能播撒农药,还能通过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监测作物成熟度、病虫害情况,为秋收时机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从“看天脸色”到“知天而作”,从“粗放经营”到“精细管理”,农业生产的智慧蜕变,是“会种地”到“慧种地”的生动诠释,为乡村振兴注入确定性力量。

  从“田间地头”到“金色粮仓”,科技让品质更可控。丰收秋粮不仅要看到田间地头的好“丰”景,更要实现颗粒归仓,让品质更可控。从地头到仓内,科技是贯穿全程的“品质管家”,既让粮食生产、加工、储存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视、可测、可控,也让每一粒粮食都有了“身份证”,全流程信息都被记录在案,消费者扫码就能追溯粮食的“成长轨迹”。从“好长势”到“好收成”,秋粮收获要加紧进行,也要有“粮”方,让粮食住进“好房子”,以“科技护航”秋收,守住了粮食安全的底线,让“吃得放心”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

  从“丰收到手”到“便捷出手”,科技让价值更喜人。丰收,是农民的希望,农民增产增收离不开科技的助力。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从“人力主导”到“智能协同”,科技不仅改变了秋收的模样,更让每一粒粮食更有价值。秋收,不仅停留在颗粒归仓的喜悦中,更让“好收成”变成“好收益”,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便捷收益。借助科技力量,搭建数字桥梁,打通田间收获到市场变现“最后一公里”,让农民的每一分耕耘都能快速、精准地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价值。

  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智慧秋收的背后,是科技支撑、人才支撑,是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更是科技赋能“大国粮仓”的生动实践。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正是秋粮抢收抢烘关键时,要推动更多新技术、新设备走向田间地头,让秋收更智能、更高效,让每一粒粮食在科技的加持下增产、增质又增值,筑牢“大国粮仓”。(婧蓝)

编辑:钱江



2016000000000000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意见请登录 网民建言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5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签发董越峰,修改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