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区县    建言    专题    原创    评论   理论   国内   国际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西安网评:未名湖水被明码标价,名校光环不应沦为流量生意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5-06-11 11:24 阅读量: 字号:

  近日,二手交易平台上出现了一桩让人咋舌的买卖——北大未名湖水被商家明码标价售卖,500毫升的价格从20元到近百元不等。商家还煞有介事地在商品描述中添加各种噱头,诸如“学霸同款”“学术加持”等,试图利用名校光环大赚一笔。事情曝光后,北京大学第一时间站出来“打假”,明确表示“未名湖是校园公共资源,禁止商业取用”,相关平台也已下架违规商品。

  未名湖,是北大当之无愧的文化地标。它不仅是一汪湖水,更是百年北大精神的寄托。从新文化运动的思潮激荡,到无数北大学子在此追求真理,未名湖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学术发展的历程。湖畔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季羡林笔下的湖光塔影,也都赋予了未名湖独特的文化魅力。它是北大师生的精神家园,是知识与思想碰撞的圣地,这种文化价值,岂是区区塑料瓶能够承载? 

  然而,商家对名校光环的“围猎”早已屡见不鲜。从韦东奕开设账号后瞬间涌现的“高仿号”,到打着“清华学霸笔记”旗号的盗版资料,再到如今的“瓶装未名湖水”,他们精准拿捏公众对名校的崇拜心理,用信息差编织收割陷阱。商品描述中充斥着“学术磁场浓缩”、“考神能量萃取”等伪科学话术,甚至虚构“校内特供”身份增强可信度。这种将文化符号碎片化、神秘化的包装手法,本质是将严肃的学术价值异化为可以买卖的“精神快消品”,让公众在猎奇心态中不知不觉沦为被收割的对象。

  这场闹剧的危害,远远超出了商业炒作的范畴。一方面,这种行为将对学术精神造成根本性伤害。未名湖水被包装成“成功捷径”,专家学者的名号成了直播间的流量招牌,消解的是公众对于知识的敬畏之心。长此以往,学术的纯粹性将被破坏,沉下心踏实做学问的风气也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未名湖作为公共资源,其生态环境与文化价值属于集体。商家私自取水售卖,不仅可能破坏湖泊生态平衡,更开创了公共资源被私人商业侵占的危险先例。若任由这种行为蔓延,未来是否连故宫的砖瓦、敦煌的风沙都会成为商品?文化资源的公共属性将面临被彻底瓦解的风险。

  北大未名湖的珍贵,在于其倒映的思想星空。与其花费百元购买一瓶可能来自自来水的“湖水”,不如走进北大讲堂听一场讲座,或翻开一本《北大往事》感受真实的精神传承。守护这片水域的纯净,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文化尊严。学术的星辰大海,从来不在塑料瓶里,而在求真务实的道路上。

  任晓敏

编辑:钱江



2003000000000000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意见请登录 网民建言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5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签发董越峰,修改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