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西安广播电视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西安市从生态协同共生视角出发,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严守耕地红线”“发展绿色农业”的政策号召下,农文旅融合创新业态,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的良性之路。
龙阳沟红梅基地位于竹峪镇张龙村,通过杏嫁接红梅杏梅、红叶李嫁接红梅、新栽种红梅等方式扩大种植面积,是目前西北地区最大的红梅基地。红梅作为观赏性苗木,既可以作为苗木出售,又可以作为旅游观光点带动乡村旅游。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龙阳沟红梅基地花开期间,不仅能带动几十名村民在这里参与环境治理和景区管理等工作,附近的村民还可以通过摆摊售卖土特产增收。此外,随着大量游客涌入,也带动了当地农家乐的发展。
近年来,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竹峪镇立足秦岭生态保护,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红梅基地,同步打造樱花谷、红枫岸、玉兰园等花卉区块,确保四季有花,以苗木产业助推旅游发展,以旅游开发带动苗木产业,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樊川上河苑》农业示范园项目位于长安区杜曲街道西樊村,占地200余亩。李彦宁是示范园渔场技术员,作为一名回乡务工的当地村民,她每天的工作是喂养鱼,机器设备的维护和鱼棚内的清洁卫生。李彦宁介绍,与传统的鱼塘养殖模式不同,他们是陆基圆桶养鱼,通过棚内的智慧渔业系统,实现了全自动化陆基水产养殖。
特色品牌似强劲引擎,驱动渔业发展迈向新高度。近年来,西安围绕都市型特色现代渔业定位,以长安、鄠邑和高新等区为重点,将生态与产业有机结合,发展稻鱼综合种养,打造特色渔业名片,助力乡村振兴。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到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西安市将扎实推进更高水平乡村振兴,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做好“土特产”文章,壮大县域经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展望未来,西安乡村将在“千万工程”的引领下,做强产业,厚植经济根基;优化生态,绘就山水画卷;创新治理,营造和谐乡风。
编辑: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5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