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G9227次复兴号动车组再次驶过莱州湾畔,潍烟高铁迎来开通运营一周年的重要节点。324.6万人次的累计发送量、690万人次的到发总量、日均1.9万人次的客流规模,一组厚重数据见证着这条“八纵八横”沿海通道关键段的成长,更勾勒出胶东半岛“县县通高铁”后的发展新图景。
350公里的时速,正在重塑区域时空逻辑。潍坊北站至莱州 24分钟直达、至招远41分钟通达,较此前自驾缩短近2小时的通勤效率,让“跨城上班、周末返乡”从愿景变为日常。运营一年间,列车开行总量从初期10对增至17对,新增烟台至北京南、郑州东等4对跨省列车,将胶东半岛与京津冀、中原、西南地区紧密相连,昔日的“沿海末梢”跃升为“枢纽节点”。莱州、招远等全国百强县借高铁接入全国路网,相邻区县十多分钟的通行圈,让半岛城市群真正实现“全域联动”。
技术创新的底色,赋予这条线路独特的品质基因。面对招远黄金采矿区的地下采空区,建设者创新采用“探—诊—治”技术体系,以自主研发的纳米基材料填充空洞,攻克沉降难题;跨越龙烟铁路时,国内首创的装配式框架墩如同“搭积木”般实现快速吊装,单个墩体施工仅需40分钟。在平度三埠李家遗址保护区,环保材料填充考古洞的解决方案,更实现了工程建设与文化保护的双赢。从100米T构最小半径转体施工到沥青混凝土防水层的首次大规模应用,十余项技术突破为高铁建设提供了“山东样本”。
流动的热度,正转化为发展的动能。“高铁+文旅”的融合效应尤为显著,烟台40余家景区推出高铁票优惠政策,蓬莱仙境、莱州古城客流同比增长超40%,催生“坐着高铁看海”的消费热潮。对普通人而言,这样的改变更具体可感:济南务工者1小时返乡,不用再忍受数小时颠簸;异地求学的学子周末就能归家,乡愁不再被距离拉长;企业商务出行实现“早出晚归”,产业链协同效率大幅提升。
一年耕耘,潍烟高铁已从交通干线成长为发展动脉。它用技术创新破解建设难题,用高效运营便利群众出行,用全域联动激活区域潜能,生动诠释了“交通强国” 战略的实践价值。当复兴号继续在黄渤海之滨疾驰,这条钢铁脉络必将为山东半岛高质量发展注入更持久的动能。(周长哲)
编辑: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5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