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统计局最新测算显示,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达174.2(以2015年为100),较上年增长5.3%,其中创新产出指数增幅高达8.1%。这一数据不仅印证了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持续跃升,更与“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的战略部署形成精准呼应,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而持久的动能。
创新指数的稳步攀升,源于创新生态的系统完善。2024年,创新环境指数增长4.9%,理工类毕业生占适龄人口比重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每万人就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指数同步提升3.5%,人才根基不断夯实。创新投入的持续加码更显成效,基础研究人员人均经费增长6.6%,企业R&D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稳步提升,为原始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从“本源悟空”量子计算机完成全球最大规模量子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到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通过验收形成国际领先试验平台,这些突破正是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的生动注脚。
创新成果的加速涌现,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核心支撑。2024年每万名人员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数增长12.5%,技术市场成交合同平均金额同步增长5.8%,创新成果转化效率显著提升。深中通道建成开通实现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新疆塔科1井突破万米钻探技术瓶颈,“天眸芯”在复杂视觉环境处理中展现超强性能,这些成果既推动了传统产业升级,更培育了新兴产业增长点 ,与“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高度契合。
2024年创新指数的增长态势,更为“十五五”科技创新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规划建议提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聚焦集成电路、高端仪器等重点领域攻关,这与2024年我国在量子科技、深地勘探等领域的突破路径一脉相承。面对规划建议中“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要求,我国已在脑机接口、量子计算等领域积累先发优势,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传感器取出试验成功等成果,为未来产业发展开辟了空间。
当前创新成效指数1.9%的增速虽显温和,但全员劳动生产率4.9%的增长和“三新”经济增加值占比的提升,预示着创新对经济的驱动作用正在持续释放。“十五五”规划建议强调的“人工智能+”行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等部署,将进一步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堵点,让创新红利更好转化为发展实效。
创新指数5.3%的增长,是过去积累的成果,更是未来发展的起点。在“十五五”规划指引下,随着原创性、颠覆性创新环境的持续优化,以及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我国必将实现科技创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以更强劲的创新动能托举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殷建光
编辑: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5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