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来源 :西安广播电视台
西安网讯“十四五”期间,我市积极抢抓共建“一带一路”重大机遇,加快打造服务全国向西开放和全省对外开放平台的重要枢纽,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高标准建设世界一流内陆港,持续提效率、降成本、优服务,中欧班列(西安)运行实现了质效“双提升”的跨越式发展,为西安对外经济发展不断注入强劲动能。
初冬的夜晚,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灯火通明。进入11月,天气渐寒,但班列开行热度不减,不少仓位早早被预订,场站中欧班列到发频次达到每小时一列。作为服务全国向西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我市已建成占地5600亩,设计集装箱吞吐量540万标箱、运力6600万吨的西安国际港,铁路作业线从2020年的53条增加到59条,集装箱堆场从2020年的69万平方米增加到98万平方米。成为全国首个内陆自动化码头和全国唯一拥有3束6线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国际集装箱作业到发线达到18条,可满足中欧班列(西安)每年一万列以上开行需求。今年8月13日X9043次中欧班列(西安)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向阿塞拜疆巴库,标志着中欧班列(西安)自2013年开行首列以来,累计开行突破3万列。
通过优化运输服务、深化国际合作,外贸企业和中欧班列共同成长。作为康佳集团在西北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陕西康佳自2023年建成投产以来,借助中欧班列通道优势,企业生产的洗碗机远销海外,在国际市场赢得了良好口碑,订单供不应求,康佳集团生产的白色家电,通过中欧班列(西安)出货已超过25万台。陕西康佳生产的洗衣机和洗碗机已经出口30多个国家,覆盖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
“十四五”期间,随着西安坚定不移的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中欧班列(西安)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良好运营势头。2021年至2024年,中欧班列(西安)年开行量从3841列攀升至4985自然列,货运量从287.3万吨增长至562.8万吨,2024年货运量同比增幅达21.1%,“十四五”以来,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超2.3万列,运输货物超2200万吨,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第一。目前,中欧班列(西安)已开行18条国际干线,向西向北贯通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主要城市,西安至德国杜伊斯堡、俄罗斯莫斯科等线路时效大幅压缩,其中西安至塔什干班列时效从8—10天压缩至5—6天。向东对接青岛、宁波等沿海港口,开行26条“+西欧”国内集结线路,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物流网络。同时,中国·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等海外枢纽建成投用,与哈铁、德铁等企业深化合作,实现“枢纽对枢纽”运输升级,并实现了与国外铁路公司数字化的互联互通,在全国首创“安检前置、区港联动”模式,上线云舱系统实现“一键报关”,综合成本降低15%以上,提箱效率提升36.5%。中欧班列(西安)服务企业已超1.7万家,依托中欧班列,西安以物流带贸易促产业,贸易、产业、要素不断聚集,发展脉络愈发清晰。围绕中欧班列打造临港产业,聚集跨境电商、大宗贸易企业达4000家,带动贸易额突破3000亿元,引入中国康佳、德国克诺尔等龙头企业,区域500强企业达98家,形成“物流带贸易、贸易促产业”的良性循环。围绕“物流+贸易+金融+产业+法治+人文”6个方面,我市正在持续推进海外场站建设与智能化升级,深化全球港航合作,从“国际化”布局海外场站到“数字化”推进场站智能化工程,从“市场化”强化与沿海港口等“国字号”企业合作到“法治化”提升纠纷处理和风险应对能力,一张面向未来的路径图正加速展开,为“十五五”“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贡献西安力量。
编辑: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5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