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区县    建言    专题    原创    评论   理论   国内   国际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数字背后是脉搏:中老铁路7000万吨的时代叩问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5-11-03 17:54 阅读量: 字号:

  当钢铁巨龙穿梭于崇山峻岭,当火车汽笛惊破古老雨林的静谧,一条铁路正悄然重塑区域发展的地理图谱。中老铁路国际货物联运累计运输量突破7000万吨——这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统计数字,更是一股涌动在亚欧大陆腹地的经济暖流,一次关于互联互通如何改写命运的时代叩问。

  这7000万吨,承载的是沿线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从云南的普洱茶、咖啡,到老挝的啤酒、农产品,再到穿梭于两国间的电子元器件、机械设备,每一吨货物都连接着市场与机遇,牵动着就业与民生。曾经,群山阻隔,物流不畅,多少优质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朝发夕至的铁路运输,让新鲜水果得以快速送达千里之外的餐桌,让中小企业能以更低成本融入全球产业链。这流动的7000万吨,是发展的“输血线”,更是民生的“幸福线”。

  这7000万吨,丈量的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新维度。中老铁路作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其意义远超一条交通线本身。它打通了中南半岛腹地,将中国大市场与东盟经济圈更紧密地联结,催生了“跨境经济”、“口岸经济”、“通道经济”等新业态。物流的畅通,降低了区域交易成本,优化了资源配置,推动着中老经济走廊从蓝图走向现实。这不仅是物理通道的延伸,更是经济血脉的贯通,为区域一体化注入了强劲动能。

  这7000万吨,彰显的是合作共赢的“大道之行”。在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部分国家筑起“小院高墙”的今天,中老铁路的累累硕果雄辩地证明:开放包容、互联互通仍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从建设期的技术标准对接,到运营期的规则机制磨合,中老两国通过这条铁路展现了平等协商、共商共建共享的精神。它向世界昭示,真正的合作追求的是发展的“最大公约数”,绘制的是普惠的“同心圆”。

  当然,7000万吨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丰富货物种类、拓展辐射范围、优化营商环境,让这条黄金通道释放更大红利,仍需两国持续努力。我们期待,伴随着人员往来、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日益深入,中老铁路能继续书写更多互利共赢的精彩故事。

  钢铁轨道延伸的,是发展的希望;往来驰骋的列车,满载的是共同的未来。当中老铁路向着下一个千万吨级目标迈进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条物流通道的繁荣,更是一个更加紧密相连、共享繁荣的亚洲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孙文婕)

编辑:钱江



2022000000000000
更多意见请登录 网民建言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5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签发董越峰,修改董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