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区县    建言    专题    原创    评论   理论   国内   国际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西安网评:硕士在母校附近摆摊卖包子,母校与学生都不丢人

来源: 西安网 时间:2025-11-01 17:28 阅读量: 字号:

  美院硕士在母校附近摆摊火了。杭州转塘象山国际广场上,南方本地特色小吃商铺前,中国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赵唯宏卖的北方大包吸引了很多人排队购买。从今年4月份摆摊至今,据说吃过他家包子的人都在讨论,到底是南方包子好吃还是北方包子好吃?赵唯宏从中国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硕士研究生毕业,他的导师也是浙江省非遗专家,听说学生在卖北方大包,还特意到他摊位买来吃过。(新黄河客户端11月1日)

  在杭州转塘的象山国际广场,一个卖北方大包的摊位悄然走红。摊主赵唯宏的身份有些特别,他是中国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今年4月至今,这个设在南方小吃聚集区的北方包子摊,竟引发了一场关于南北方包子哪家强的热议。

  当美院硕士系上围裙揉面做包子,难免有人窃语:“这书是不是白读了?”然而,看着摊位前络绎不绝的食客、五个满员的客户微信群,还有特意前来品尝的导师,我们看到的不是学历贬值,而是一个年轻人对生活的真挚热爱,以及对非遗传承的独特理解。

  赵唯宏的选择,打破了高学历必走阳关道的印象。非遗保护专业毕业,他本可以走进研究院所,或投身艺术创作,却选择在蒸笼腾起的热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但这并非一时冲动。在他眼中,父亲手把手传授的包子手艺,本就是活着的非遗。面粉如何发酵才能松软适口,馅料怎样调配才能咸鲜得当,这些看似寻常的技艺,都是值得守护的民间智慧。他将课堂所学的非遗理论,化入揉面时手腕的力道、调馅时克数的把握,让非遗从纸上的概念,变成舌尖上真切的温度。这样的传承,离生活更近,离人心更近。

  市场的认可,是对赵唯宏最好的鼓励。每天下午5点出摊,4点多就有人从滨江专程赶来;住在古荡的大姐辗转地铁公交前来品尝;美院附中的学生冒雨排队,只为那一口熟悉的北方味道。食客们的反馈朴实而真挚:河南人吃出了老家滋味,山东人尝到了乡愁,杭州本地人也对糖三角充满好奇。这份来自天南地北的认可,早已超越食物本身,成为对一种生活选择的共鸣。当他的包子从转塘火到双浦,当网红菜市场主动抛出橄榄枝,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年轻人用双手创造的实实在在的价值。这份价值,从不因职业而异,只与用心程度有关。

  更令人动容的是来自母校的理解。他的导师、浙江省非遗专家得知学生卖包子后,非但没有质疑,反而亲临摊位品尝。这份支持,是对学以致用最生动的诠释。有人总担心高学历者从事普通职业会让母校蒙羞,但中国美院作为一所崇尚创新与实践的学府,其可贵之处恰在于鼓励学生勇敢探索多元可能。赵唯宏将非遗传承融入市井烟火,不正是这种教育理念开出的别样花朵吗?

  在当下,仍有人习惯给职业贴上隐形的标签,将人生选项分为三六九等,但赵唯宏的生活状态给出了另一种答案,他一边带队研学,带孩子们探索非遗与大国重器;一边帮父母打理包子摊,研发新馅料、尝试食养馒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点,既守护着人间烟火,也延续着文化薪火。

  在这个崇尚多元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像赵唯宏这样敢于打破偏见、踏实前行的年轻人,也需要更多包容不同人生选择的社会氛围。美院硕士卖包子,不仅不丢人,反而让我们看到,当高学历与接地气真诚相遇,当传统文化与市井生活温柔碰撞,这样的人生选择,自有其闪光的价值。毕竟,能够把热爱过成日子,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这本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郭元鹏)

编辑:刘伟



2003000000000000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意见请登录 网民建言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5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签发刘伟,修改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