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9日,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全线开通后发出首趟客运专列,标志着这条纵贯巴尔干半岛的“钢铁丝路”进入全新的运营阶段,以“中国速度”和“中国标准”为中欧合作树立了新标杆。
这趟专列飞驰之下,人享其行的出行愿景成为可感可及的日常,它让沿线居民的出行体验更新颖、更快捷、更舒适。其“新”在改旧换新、技术焕新。不同于另起炉灶、重新建造一条铁路,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是在原有站点及线路上改造升级,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引入我国高铁新技术,让既有铁路线路焕发新生,给当地区域发展注入新血液。其“快”在时效倍增、便捷出行。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全长183.1公里,纵贯塞尔维亚南北,连接首都贝尔格莱德与边境小城苏博蒂察,让两地之间的通行时间从5个小时压缩至1个多小时,实现了高效便捷的往来通勤。其“舒”在设施提质、体验升级。相较于之前时速80公里、体验感较差的既有线,匈塞铁路依托技术升级,列车运行时实现低噪音、高平稳性,大幅减少颠簸感,让乘坐高铁出行不仅仅是“走得快”,更能“走得舒”。
这趟专列飞驰之下,“一带一路”的合作愿景成为互联互通的现实,它让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更稳健、更协同、更繁荣。“要想富,先修路”,匈塞铁路沿着多瑙河连接南北,将巴尔干半岛内陆腹地与边境口岸、东南欧与中欧等关键节点紧密串联,打破区域发展的地理壁垒,让人员流动更加便捷,商旅发展更加顺畅。对于沿线的中小城市而言,匈塞铁路的开通是发展的新机遇。边境小城苏博蒂察的居民,一个半小时内就能抵达塞尔维亚首都,日落前便能往返一趟,轻松完成商旅、医疗、研学等事务。对于塞尔维亚首都而言,匈塞铁路客专的发出意味着协同发展的新能级。待到匈塞铁路全线开通后,“一带一路”的合作红利将普惠更多沿线民众,两国之间的人员往来将更频繁、成本更低。
这趟专列飞驰之下,中国高铁的技术标准成为欧洲地区的行业共识,它让国际铁路沟通合作更高效、更可靠、更广泛。匈塞铁路是欧洲地区首次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建设的铁路。从钢轨到道岔,从机车车辆到行车规范,我国出口的不仅是某一部件、装备,还为当地培训了大量本地技术人员与运营管理人才,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本地运营”的一条龙服务目标。这趟客专发出的背后是标准对接,是落地生根。中国铁路“走出去”不是简单的技术复制、装备出口,而是因地制宜地实现中国标准与当地标准的深度融合。匈塞铁路塞段全线装备均由我国自主研制,通过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认证。这是继雅万高铁之后,我国铁路在国际铁路技术认证领域的又一“通行证”。
两百年之前,连通东西的“东方快车”在旧塞尔维亚铁路上穿行;两百年后,行稳致远的中国高铁在巴尔干半岛上疾驰。不同于彼时“东方快车”载满社会名流,极尽奢华享受,中国高铁惠及的是万千群众,让人享其行的美好愿景在亚欧大陆逐步成为现实,也让丝绸之路重新响起来自东方的、美美与共的“钢铁驼铃”。(黄伟君)
编辑: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5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