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区县    建言    专题    原创    评论   理论   国内   国际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地评线】认真解决急难愁盼,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5-06-16 10:13 阅读量: 字号:

  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共有五部分组成,分别是,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保障措施。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意见》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百姓的心田。这份《意见》从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以及保障措施等五个关键部分入手,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勾勒出清晰路径,也为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筑牢了坚实根基。

  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是此次《意见》的重要内容。社保作为民生之基,公平是其核心要义。强化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体作用,能够让更多人享受到社保带来的安全感。稳妥有序提高城镇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比例,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予以社会保险补贴,制定低收入人口认定办法、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等举措,正是向着公平的目标迈进。这些措施打破了社保领域可能存在的壁垒,让不同群体都能公平地参与到社保体系中来,让每一个为生活努力奋斗的人都能无后顾之忧,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关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群众的生活质量。基本公共服务不应存在地域、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适时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增量服务事项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逐步将基本公共服务调整为常住地提供,这一调整极具现实意义。无论是偏远乡村的孩子,还是进城务工的人员,都能在常住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不再因地域身份等因素受限。这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让全体人民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享发展成果。

  基础民生服务的普惠性,直接关系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重点改善县域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大力发展“一老一小”普惠服务等,这些举措着眼于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关键领域。通过改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状况,提升医疗卫生水平,为老年人和儿童提供更贴心的服务,让每一个家庭都能感受到民生服务的温暖,真正做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是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以社区为主场景主阵地,加强各类便民服务资源统筹整合,推进服务设施复合利用,支持有条件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夜间开放,完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税收等方面支持家庭发展政策,这些措施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家庭发展提供了更多保障。让群众在闲暇之余,有更多的选择去提升自我、享受生活,感受到社会服务的多元与便捷。

  为了确保这些举措能够落地生根,《意见》中还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这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投入机制、强化人才支撑、严格监督评估等。各地区各部门只有切实担负起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培养和吸引专业人才,对民生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评估,才能让这份意见真正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

  认真解决急难愁盼,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党和政府工作的着力点。这份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见》,彰显了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信在这份《意见》的指引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李阳

编辑:钱江



2016000000000000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意见请登录 网民建言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5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签发董越峰,修改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