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区县    建言    专题    原创    评论   理论   国内   国际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地评线】驭“数”前行,加速推进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5-06-11 11:24 阅读量: 字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七部门日前联合印发方案,加快推动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围绕发展目标,方案部署实施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培育、产业提质升级、筑基聚力赋能4大行动,并细化为18项具体措施,对乳制品制造、酿酒、精制茶制造等细分领域加强分类指导,坚持因地制宜、因业施策、一企一策,推动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

  食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田间地头的原料,到摆上餐桌的美食,整个产业链涉及环节众多、流程复杂。传统的食品工业发展模式,在效率、质量、创新等方面逐渐显露出弊端。比如,生产过程依赖人工经验,难以实现精准控制,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供应链协同效率低下,信息传递不畅,常常出现库存积压或缺货的情况;面对消费者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产品研发创新速度滞后,难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而数字化转型,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金钥匙”。通过数字化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的深度应用,食品工业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在生产环节,设备可以实时采集数据,实现自动化控制和故障预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次品率;借助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口味偏好、购买习惯等信息,企业能够精准研发新产品,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个性化食品;供应链管理方面,数字化平台能实现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协同作业,优化库存管理,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成本。可以说,数字化转型是食品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围绕方案提出的发展目标,部署实施的四大行动及18项具体措施,极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行动,将推动数字化技术在食品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全流程的深度融合,为转型提供技术支撑。例如,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进行产品设计和工艺优化,让研发人员更直观地进行创新尝试;新模式新业态培育行动,有助于催生如个性化定制、线上线下融合销售、食品工业旅游等新的商业模式,拓展食品工业的发展空间。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聚焦食品质量安全、绿色生产等关键领域,推动行业向高端化迈进。筑基聚力赋能行动则从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完善等方面发力,为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筑牢根基。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强调对乳制品制造、酿酒、精制茶制造等细分领域加强分类指导,坚持因地制宜、因业施策,一企一策推动转型。这充分考虑到了食品工业细分领域众多、业态复杂的特点。不同的细分领域,其生产工艺、市场需求、发展痛点各不相同。比如,乳制品制造可能更注重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食品安全追溯;酿酒行业对酿造工艺的数字化监控和陈酿管理要求较高;精制茶制造则侧重于茶叶品质的数字化检测和个性化包装定制。只有根据各细分领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数字化转型方案,才能让政策真正落地见效,避免“一刀切”带来的水土不服。

  当然,推进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会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用于设备更新、软件研发、人才培养等,这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可能是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食品工业涉及大量的食品安全数据、消费者信息等,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至关重要,如何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是必须攻克的难题。此外,数字化转型还需要具备跨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这类人才在食品行业相对匮乏,人才短缺也会制约转型的进程。

  数字改变生活,数字引领未来。只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携手共进,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赋能作用,精准施策,就一定能够突破重重困难,实现食品工业的华丽转身,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加安全、美味、个性化的食品,推动食品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李阳

编辑:钱江



2016000000000000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意见请登录 网民建言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5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签发董越峰,修改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