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4日发布消息称,为加快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将在30个左右具备条件的城市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知,试点城市将通过3年左右,培育一批面向制造业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打造一批融合发展平台载体和联合体,发展一批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源服务创新技术、产品、模式,形成一批推动人力资源和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深度协同的政策体系和有效模式。
开展融合发展试点,是对当前制造业发展需求的精准回应。随着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渴求愈发强烈。从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到掌握前沿科技的研发人才,再到精通管理与市场的复合型人才,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以往,制造业企业在人才招聘、培养、管理等方面常面临诸多困境,如招聘渠道有限导致难以寻觅适配人才,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无法满足企业长远发展需求,人才管理模式滞后造成人才流失等。通过试点,将有针对性地培育面向制造业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这些机构凭借其专业优势,能深入了解制造业企业的独特需求,精准匹配人才资源,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有效破解制造业人才瓶颈。
试点工作致力于打造融合发展平台载体和联合体,这是构建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的关键之举。以招聘用工联合体为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联合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强大的招聘合力。一方面,能打破企业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人才需求信息的共享与互通,提高招聘效率;另一方面,可针对产业链的整体需求,制定系统的人才规划,为产业链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跨企业培训中心或人才服务集团的建设,则聚焦于劳动者素质提升和人力资源开发。不同企业的人才汇聚于此,通过共享优质培训资源,开展多元化的培训课程,能培养出适应制造业发展新趋势的综合性人才,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发展。
创新技术、产品与模式是此次试点的一大亮点,也是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的核心动力。在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力资源服务的方式。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发优化招聘大模型,能基于海量数据分析,快速筛选出符合企业需求的潜在人才,大大缩短招聘周期;智能面试系统借助 AI 技术,实现对候选人的多维度评估,提高面试的准确性与科学性;虚拟现实培训为制造业从业人员提供了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能有效提升培训效果,降低培训成本。这些创新产品与模式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人力资源服务的效率与质量,还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形成推动人力资源和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深度协同的政策体系和有效模式,是试点工作的长远目标,也是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试点城市将统筹就业、产业、财政、金融、土地等扶持政策,为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财政方面,加大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制造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资金支持;金融领域,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为企业的人才发展项目提供融资便利;土地政策上,优先保障相关项目的用地需求。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协同发力,促进人力资源、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先行试点融合发展,打造制造业人才服务新模式。此次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是一次具有前瞻性与战略性的探索。通过先行先试,培育专业机构、打造平台载体、创新技术模式、完善政策体系,将为全国范围内的产业融合发展积累宝贵经验,打造出人才服务的新高地,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与智力支持,助力我国在全球制造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经济的持续繁荣与发展。
李雪
编辑: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5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