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深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意见提出,到2027年,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更加健全,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更加活跃、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健全,推动资源环境要素畅通流动、高效配置,充分释放市场潜力,对实现相关资源环境目标的支撑作用有效增强。
在当今全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资源环境问题愈发凸显,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犹如一场及时雨,为深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而深远。
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在传统认知中,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如今,将资源环境要素纳入其中,是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资源环境不再被视为无偿的公共物品,而是具有明确价值和稀缺性的要素,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其优化配置,让“资源有价、生态有价、环境有价”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市场在资源环境要素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无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时俱进的体现。
从现实需求来看,我国面临着资源相对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的基本国情。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高,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又使得能源资源消费持续增长。在此严峻形势下,传统的资源环境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需求。通过市场化配置,将资源环境要素价格显性化,成本收益内部化,能够激发企业和社会各界在节能降碳、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为降低成本、获取更多资源环境要素配额,会主动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从长远战略角度看,这一举措对实现相关资源环境目标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到2027年,当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更加健全时,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将更加活跃,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合理。这将促进资源环境要素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畅通流动和高效配置,充分释放市场潜力。例如,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碳排放配额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商品。碳排放低于配额的企业可以将多余的配额出售,获得经济收益;而碳排放超标的企业则需要购买配额,增加生产成本。这种激励约束机制促使企业积极采取减排措施,推动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下降,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当然,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并非一蹴而就,在实施过程中会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如何确保配额分配的公平合理,如何加强市场监管以防止市场操纵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如何提高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等。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和服务;企业要积极适应市场变化,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大绿色创新投入;社会各界要增强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资源环境保护和市场化配置的良好氛围。
健全资源环境要素,优化市场化配置体系。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它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攻坚克难,稳步推进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让美丽中国的画卷在市场化的春风中徐徐展开。
李滟
编辑: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5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