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区县    建言    专题    原创    评论   理论   国内   国际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你好 我的城丨新质生产力的西安“解法”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4-07-12 16:17 阅读量: 字号:

  视频来源:西安广播电视台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十项重点工作任务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首位。在西安,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现实所需、自身所长,更是责任所在、使命所系。

  

  氢的储运是氢能大规模应用的前提,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有机液态储氢技术,通过氮杂环芳烃的可逆吸氢和放氢反应实现氢气的储放。作为一家从高校实验室走出来的企业,氢易能源经历了十多年的漫长技术储备期,直到2019年,加氢、脱氢工艺实现了从间歇性反应到连续性反应的重大技术突破,有机液态储氢技术才有了产业化基础。

  

  

  一段时期以来,高校科研人员的职务科技成果属于国有资产,不少科研人员存在转化的顾虑。2021年,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启动,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有效解决高校科研人员“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的难题,氢易能源应运而生。很快,企业就搭建起涵盖储放氢催化剂、有机氢载体、储放氢装置等领域的全链条研发平台,形成了特有的有机液态储氢技术体系。并获得来自红杉中国、重塑集团、国中资本等机构的数亿元投资,氢易能源发展步入快车道。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2023年,西安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总结推广西部科技创新港教育科技产业融合发展“一港”模式和高新区“六个赋能”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成效,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800亿元、增长超过30%,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累计建成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39个。今年,西安继续深化“三项改革”试点牵引科技体制改革,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打通束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堵点卡点。强化内外开放联动,持续建通道、强枢纽、优平台、聚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引进来”和更高水平“走出去”。

  

  在今年3月投用的秦创原·西安未央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里,西安工业大学教师李从保正在和团队成员沟通产品设计问题。基于生成式大模型的金融多模态数据分析及量化交易平台运用生成式大语言模型、大数据、云计算等多学科技术,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可靠、智能的金融投资辅助决策产品与服务。入驻基地后,李从保团队科研成果转化更进一步。

  

  近年来,西安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着力打造新动能强劲的国家创新名城。在此过程中,西安躬身入局,成为真正的“创新合伙人”。同时,深入推广“一院一所一校一港一企”模式,加快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充分调动高校、院所等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多点发力推动“双中心”建设实现新突破,真正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

  

  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的同时,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西安提出,要在支柱产业上突出“硬”,做强硬科技支撑,确保强壮有力、安全可靠;在新兴产业上突出“快”,创新模式、加速壮大、蓬勃发展;在未来产业上突出“敢”,健全先行先试保障机制,大胆布局一批抢占制高点的未来产业,努力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新动能、新赛道、新机制、新方式,在不断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的过程中,这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市域实践新路子,必将带动西安经济向“新”而行。

编辑:王嘉



2020000000000000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意见请登录 网民建言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4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签发王嘉,修改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