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幼升小招生入学工作已经结束。这段时间,一些家长反映,他们在不少育儿群里,收到了“幼小”衔接的广告,比如“紧扣一年级知识点,轻松入学”“轻松习得2000+汉字”,等等。无论是公号还是网站,“幼小衔接早准备”这样的广告语,都让幼升小孩子的家长有了紧迫感。(央视新闻7月8日)
众所周知,“幼小衔接”就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一种过渡,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转折。对于很多儿童来说,“幼小衔接”能否平稳过渡至关重要,因此,家长们往往都十分关注和重视孩子的“幼小衔接”。
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家长却对“幼小衔接”产生了错误的认知,总以为“幼小衔接”就是单纯的知识衔接,总以为孩子上学前学得越多,上学后就越有优势。很多家长在私底下也相互大比拼:孩子上学前学会了多少个拼音、会认写多少个汉字、读了多少本书、会不会算简单的数字加减、认识了多少个英语单词……于是,有的家长便把孩子送入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类的幼小衔接培训班里,提前让孩子学拼音、学认字、学数字加减、学英语单词,等等。显然,很多家长都误解了“幼小衔接”的真正意义。
其实,幼儿过早接触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知识,弊大于利。教育研究表明,幼儿过早掌握一些学科类知识的优势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即使孩子在幼儿阶段学完了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到了二年级也会被超越。而且,如果在幼儿阶段一味地给孩子灌输语文、数学、英语等知识,反而会导致厌学、惧学、不学等症状,最终让孩子陷入未入学先厌学的尴尬境地。这无疑不利于孩子的小学阶段,乃至今后其它阶段的学习,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所以,“幼小衔接”需要正确的打开方式。笔者以为,在“幼小衔接”这个过渡期里,家长不妨多多借鉴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宁波艺术实验学校每年在“幼小衔接”时,就会邀请眼科、牙科专家,和家长们一起探讨“书桌该怎么放”“写字该怎么坐”“牙齿该怎么刷”……这样的“幼小衔接”对孩子来说,无疑是最好的。一方面,通过这样的“幼小衔接”,孩子就能学到更多的生活小常识,这对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之后的生活和学习,显然是大有裨益的。另一方面,这样的“幼小衔接”以传授生活小常识为主,不涉及学科类知识的传授,自然也就能避免孩子陷入厌学、惧学、不学之中。可以说,这样的“幼小衔接”好处多多,值得点赞,更值得提倡。
眼下,正值各地“幼小衔接”时,期待各地不妨帮助孩子打开正确的“幼小衔接”方式,多些生活类小常识的传授,少些学科类知识的传授,从而通过这样的“幼小衔接”既帮助孩子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小常识,又帮助孩子顺利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如此,“幼小衔接”才不会陷入知识衔接的误区,成为广大家长们的教育焦虑。
廖卫芳
编辑: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4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