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区县    建言    专题    原创    评论   理论   国内   国际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西安网评:别让油罐混用违法者“脚底抹油”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4-07-09 20:20 阅读量: 字号:

  针对媒体反映的“罐车运输食用油乱象问题”,国务院食安办高度重视,组织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食用油罐车运输环节有关问题。国务院食安办表示,对于违法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将依法严惩、绝不姑息。同时举一反三,组织开展食用油风险隐患专项排查。调查处置结果将及时公布。

  煤制油与食用油混装,毫无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罔顾百姓生命健康与消费者合法权益,令人触目惊心,蹙额不已。

  食品安全大于天,群众生命健康至上。油罐混用,难以想象,食用油里面混杂了化工类液体,会给群众日常生活和健康安全带来怎样的困扰与戕害?更难以想象,食用油运输过程竟然如此松懈散漫和麻痹大意?食品安全是关系全民身心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没有食品安全就没有健康中国。从这个角度来说,油罐混装的本质并非“洗不洗车”的问题,而是“重不重视”的问题。把群众生命健康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看轻,就得用法律的武器给予重拳打击,给人民群众一个交代和说法。

  法治文明时代,没有人能够触碰食品安全底线而逃之夭夭,更没有人能够凌驾法律之上。如此堂而皇之搞油罐混用,至群众生命健康于不顾,冒天下之大不韪,违背食品安全与道德原则,必将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才能维护文明时代的法治理念精神,维系世道人心与公平正义。所以,加快调查事情真相,还天下之大白,明确各方责任,尤其针对油罐混用违法者要严厉问责,立起法律的权威与尊严,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合法权益。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任何人在原则问题上搞变通、打折扣,都不能逃脱法律问责。油罐混用违法者必须对此事负责,决不能让其脚底抹油,溜之大吉,逃之夭夭。否则,食品安全底线被践踏,法治精神被吞噬,道德价值底座被啃噬,必定导致社会公信力受损。让违法者得惩处、受鞭笞、有痛感,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人遵规守纪严格律己。

  法有所禁不可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食品安全是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基本要求与根本前提。谁在食品安全上做文章、搞变通,谁就得付出代价。莫让油罐混用违法者脚底抹油溜之大吉,必须挥好法律大棒与问责戒尺,坚持零容忍、出重拳、严打击,维护道德价值与法治文明的底座,切实有序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为高质量发展营造绿色生态的法治环境。

  作者:段官敬

编辑:刘伟



2003000000000000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意见请登录 网民建言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4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签发刘伟,修改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