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5.9万公里,其中西部铁路营业里程达6.4万公里。过去5年,西部地区累计开行中欧班列3.5万列,占全国总数的50.5%。(人民铁道报 5月17日)
在21世纪的中国西部,一场前所未有的交通革命正悄然改变着这片古老而广袤的土地。随着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的深入实施,特别是《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的出台,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铁路网络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当地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生动实践案例。
织路架桥,破冰之旅开新篇。西部铁路网的不断完善,是一场空间上的“破冰”行动。过去五年,西部铁路营业里程增长显著,从2019年的数据到2023年底的6.4万公里,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条新线的开通和旧线的升级,如拉林铁路、贵南高铁等项目的落地,不仅填补了地理上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长期以来制约西部发展的交通瓶颈,实现了从“留白”到“浓墨重彩”的转变。这不仅符合“把美丽中国的交通勾画得更美”的期许,也是对“现代化强国”道路的有力践行。
激活潜能,共享机遇促繁荣。从经济学角度看,铁路作为基础设施的“先行官”,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乘数效应。一方面,铁路建设直接拉动了投资,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加速了西部资源的开发利用,如煤炭、矿产等自然资源得以更高效地输送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市场,为西部地区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铁路网的完善促进了区域间的商品流动、人员往来和信息交流,加速了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及国际市场的融合,为西部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例如,中老铁路的开通,不仅为西南边境贸易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互联互通的典范。
绿色发展,包容增长显智慧。从发展的视角审视,西部铁路网的迅速扩张标志着一种发展模式的转型——从“不平衡发展战略”迈向更加注重“包容性增长”的新阶段。这一转型不仅凸显了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经济欠发达区域发展中的先驱角色,还生动展示了中国通过精细策略与行动,推动区域均衡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实践智慧。2015年至2023年,西部铁路建设的直接投资额超过了1.5万亿元人民币,这一巨额投入直接或间接地激发了约300万个就业机会的产生,显著增强了地方经济活力与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力证明了政府与市场高效协同、科技创新应用以及绿色发展理念在实践中的深度融合,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宝贵的经验。
从“留白”到“满卷”的跨越,不仅是交通脉络的重塑,更是经济、社会与生态领域的全面革新。在这场新时代的征途中,西部地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蜕变,其潜藏的能量蓄势待发。一幅更为广阔、兼收并蓄且生生不息的西部宏图,即将辉煌绽放于世界舞台,向全球献礼“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马从焜)
编辑:
免责声明:西安网网络推广频道刊发此推广稿件仅为信息交流,扩大网络传播面积,提升阅读量,传播正能量,该推广稿件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西安网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4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