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西安广播电视台
西安网讯 泥塑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伴随着生活不断传承,以泥土为原料,从生活用具到祭祀器皿再到建筑浮雕,从未间断过。关中泥塑传承人李俊平,用寻常的黄土,经过一筛、一浸、一砸、一揉、一搓、一捏,片刻后便成了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人偶,他用指尖的技艺为关中泥土塑魂。今天的节目一起去感受关中泥塑的魅力。
关中泥塑非遗传承人 李俊平:(现场)泡过,然后我就把它分成块,分成块以后把它里头的一些杂质,有的杂质给它去除,要不它在干的时候会裂。
李俊平的泥塑作品取材讲究,因作品需求不同,对泥土的要求也不同,有的泥来自铜川、有的则取于秦岭深处,而此时手中的这块泥则是从白鹿原上挖来的。
关中泥塑非遗传承人 李俊平:制泥它是很讲究的,就是说它制泥还要先在山上采,采完了还要泡制,泡制还要摔打,把杂物全部取出来,有的里头加一些蜂蜜或者纸浆。
从最初的兴趣爱好到拜师学艺、走访各地吸取精髓,再结合根雕玉雕等手法,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李俊平坚持了近三十年,而他对陕西地域文化情有独钟,创作的作品几乎都有生活的原型,有说快板的民间艺人、隔辈亲的爷孙俩,展现出的民风民俗都源自于对生活的热爱。
关中泥塑非遗传承人 李俊平:关中泥塑,它特点是一种夸张,和人的一种生活的一种最朴实的一面和最向往的一面,用泥塑来表现出来。去把它的灵魂表现出来,它的喜乐悲哀,都能用泥塑去把它造就出来,但它绝对离不开,就是生活。
李俊平始终认为,泥塑传承的是生命力和灵魂,与很多非遗传承人一样,如何利用这门手艺生存下去,李俊平也尝试了很多,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出路。
关中泥塑非遗传承人 李俊平:一定要把它的那个灵魂和你的一种感觉给它做出去。这是我做了一个达摩,他是禅宗祖师,等会我把他身子一做完,整个表现方式出来以后,大形一出来,很多人就会能看出来,然后主要是开脸。作品像我现在主要就是比较有独挡一面的就是达摩,我达摩是跟倒流香,或者是一种相对的生活的一种品质去挂钩。然后跟一些很多的一些场合,比如说那个茶秀或者是酒吧或者是家庭,它全是搭配的。然后达摩它是一个智慧的一个象征,也是很和蔼的一个,就是受人尊重,全球人都尊重的一个。其实他是比较随和的,所以把你做出来的作品和他的思想和生活融合在一起,我觉得是很重要的,也是它生存的一个根本。
契合市场,又与传统制香工艺结合,李俊平在关中泥塑的传承中找出一条生存之路,也找到了手艺人的自我价值。
关中泥塑非遗传承人 李俊平:我这么做呢,就是不能把一些古老的传承去丢失。但是在手法上和一些创新上,必须有一个自己独特的一个风格和独特的一个见解。其实在生活中也是想做一个平常的人,一个平凡的人。从平凡中去找寻一些能独挡一面的一个人生观,也是自我的价值观。
一个个非遗传承人的心手相传,都刻印着古老的文化记忆,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队伍中来,守望文化遗产,传承中华血脉。
编辑: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3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