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区县    建言    专题    原创    评论   理论   国内   国际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西安网评:文物被涂抹毁容 保护岂能后知后觉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3-11-17 09:17 阅读量:8410 字号:

  近日,四川巴中市南江县新发现的一处开凿于北魏晚期、距今1400多年的摩崖造像,被当地村民信众以“还愿”为由用颜料涂抹“毁容”,一些川渝地区的文物爱好者也发文表示惋惜。

  文物作为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是连接现在与过去的重要纽带,见证了一个民族的悠久历史。如今,开凿于北魏晚期摩崖造像却被当地村民涂抹,不仅失去了原本的历史厚重感,还对文物造成了难以预估的损害。当地村民以为的“还愿”,却是对文物不折不扣的破坏,这种无知行为让人大跌眼镜。

  但是,相对于当地村民的涂抹毁容,我们更应该反思,为何文物保护总是如此后知后觉?虽然,这些文物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却没有及时被纳入文保单位,这也就导致文物保护始终处于慢人一拍的境地。当地对被涂抹的摩崖造像搭建了彩钢棚,安装了监控,却没有对周边居民做好相关的宣传提示。看起来对文物进行了保护,但没有起到任何实质性作用,这也就最终导致相关保护的失效、失序,让本可避免的问题发生。

  其实,类似的事情早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2018年,四川资阳市安岳县封门寺石窟佛像遭遇油漆重绘、水泥修补事件被网友曝光,就引起过热议。因“妆彩重塑、不当维修”对文物造成的损坏,也时有出现。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当地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强,错将“破坏”当作了“保护”。《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应该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文物的修复必须要有专业的人员处理,任何不专业的手法,都是对文物的破坏。

  那些历史悠久的文物,逃脱了风吹日晒,却没有逃过人为的破坏。这也表明,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必须要强化责任意识,对当地这类地处偏远的摩崖造像进行统一摸排、统一保护,倘若还是放任不管,或者保护力度不足,类似的问题可能就会反复上演。文物保护,既是保护这份传承千年的宝贵遗产,也是让我们对自己的历史、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根”与“魂”。当地文物部门必须要做好相应的监管,将各项措施落在实处,才能承担好相应的责任。

  文物保护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然要打好提前量,将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做好处置,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涂抹文物的事情反复发生,这不仅是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的后知后觉,更表明了当地村民和相关部门的保护意识还有待加强。希望这一次的事情发生之后,能够推动文物保护工作引起足够重视,让那些历经千年的文物依旧焕发光彩。

  刘颂寒

编辑:钱江



2003000000000000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意见请登录 网民建言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3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签发董越峰,修改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