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互联互通高级别论坛期间,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引用中国谚语“要想富先修路”,表达了各国希望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实现发展繁荣的共同愿望。
时间是万物的标尺,也丈量着我们迈向建设交通强国的坚实步履。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这一倡议的强大生命力让国际经济走廊互通共建,让合作伙伴经济发展更加健康、高速。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铁路“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中老铁路、匈塞铁路、雅万高铁等一条条铁路的运营,不啻深化了“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人民间的友好情谊,也成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共建“一带一路”,让“要想富先修路”的谚语变为现实。塞尔维亚总统在论坛上引用的中国谚语“要想富先修路”,明确地表达了各国希望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实现发展繁荣的共同愿望。而“一带一路”虽是中国提出的发展倡议,但却是世界共享的发展机遇,也是为合作伙伴实现愿望的“追梦者”。“走出去”的中国铁路,不啻让合作伙伴与中国同启未来,还在合作中深化了互利共赢、开放包容、文明互鉴的密切关系,成为新时代国际良好友谊的象征。在中国高铁技术的铺助下,匈塞两国首都间铁路旅行时间由8小时缩短到3小时,时速40公里跨越到时速200公里,已累计发送450万人次,国与国之间的“同城效应”得到体现,拉动各领域快速发展,许多人跨国出行的生活也在悄然改变。流淌着中国血液的匈塞铁路,让“要想富先修路”的谚语变为现实,将中国高铁红利分享给两国民众,为国际友谊激活了时代伟力。
共建“一带一路”,让“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商品共享。“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中老铁路开通近两年,为中老两国的贸易、货运和投资提供了可见的便利,货物品类从开通初期的10余种增加至2700多种。其中,泰国榴莲通过中老铁路冷链水果专列“一箱到底”,可以提升一倍以上运输时效,其损耗更少,成本更低。高效实用的中老铁路,为周边国家间的贸易活动注入了新活力,国际商机“引进来”、商品“走出去”,使老挝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同时,“跨国高铁”的推出,让火车成为旅客最受欢迎的交通工具,在温馨舒适的车厢内,旅客们可以尽情地欣赏沿途风景,还能体验坐高铁出国的乐趣。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新时代中国铁路擘画的新蓝图,将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更为磅礴的力量,为合作伙伴绘就幸福图景。
张孝勇、周举
编辑:
免责声明:西安网刊发此推广稿件仅为信息交流,扩大网络传播面积,该推广稿件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西安网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3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