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区县    建言    专题    原创    评论   理论   国内   国际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你好 我的城 | “长安文物知多少”少陵原十六国大墓篇(下)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2-09-21 11:29 阅读量: 字号:

  视频来源:西安广播电视台

  

  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以其规模巨大、形制特殊、结构完整,成功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时隔两年,出土文物修复分析工作仍在有序进行。那么,形态各异的陶俑规整出了哪些类型?分别赋予了怎样的内涵?修复工作采取了哪些技术手段?《你好我的城》特别节目“长安文物知多少”用第一视角为您揭开谜底。

  

  2019至2020年间,伴随西安南郊少陵原十六国大墓的发掘,在M100墓坑第一天井下两侧壁龛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有陶仓、陶罐、陶井、牛车、陶鸡、陶猪、陶狗以及大批令人震撼的鼓吹仪仗俑、武士俑等。这些陶俑姿态生动,表情栩栩如生,体现了十六国时期的工匠技艺,折射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因此,这些陶俑也成为考古工作者们两年来重点保护修复和分析研究的对象。

  在文物修复研究的现场可以看到,考古工作者根据出土文物的不同风格和类型,将十六国大墓出土的彩绘陶俑分为了武士俑、骑马俑和文官俑等多个类别。而在武士俑当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陶俑类型。

 

  通过考古工作者对陶俑性别、服饰的分析,可以推测出十六国时期男女社会分工的趋同性以及北方多民族服饰风格的多元化。同时,从这些陶俑也可以看出文官和武将风格的不同。

  此外,在十六国时期,骑兵和战马也是军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时代特征,在M100墓坑的壁龛中出土的鼓吹仪仗俑上,也有充分的体现。

  考古工作者对出土文物的保护和修复,以及更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远比我们在现场看到的严谨、细致和复杂。为了从这些陶俑上提取更多的详细数据,工作人员还要借助科研仪器的协助。

  在西安的广袤土地中,蕴藏着数不尽的文化瑰宝。而在考古工作者眼中,这里的每一捧土、每一面墙,承载的都是民族交融的历史,体现的全是中华文明的价值。他们甘于奉献、默默付出,以大遗址保护精神为感召,凭借着细心、耐心和恒心,还原着历史的故事,传承者文明的薪火。

编辑:王嘉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意见请登录 网民建言

我要留言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2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签发王嘉,修改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