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里一片荒芜,现在满眼是绿,还有健身的地方,我每天都到这儿溜达溜达,舒坦。”家住香水园的韩先生每天都会到河西区城市绿道锻炼。绿道公园秀美如画, 原本废弃的铁路支线被改造成人行步道,沿线绿树生机勃勃,成为不少市民的“打卡地”。从“铁路锈带”到“城市秀带”的绿色之变,折射出发展思路的更迭。(8月10日北方网)
一段老铁路,封存着一代人的记忆,也见证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工业价值底色褪去的背后其实蕴含着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教育价值和精神价值。从“铁路锈带”到“城市秀带”的绿色之变,不仅让当地群众有了打卡的新地标和锻炼休闲的好去处,也为全国绿色转型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事实上,在推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不少地方已经先行一步,初见成效。成都、太原等城市利用铁轨打造的主题公园,让铁路摇身一变,成为具有“网红”特色的城市街区景观,吸引无数人拍照打卡。北京首次尝试以铁路遗址公园提升城市功能,被铁路所割裂的两侧城市空间借助遗址公园实现“缝合”、焕发新生。同时,遗址公园将连通原铁路沿线的现有绿地,将郊区绿色引入城市,打造真正的“城市花园”,直接服务周边1公里内26个社区、8个高校、31万居民。
每一个遗迹或遗址,都历经沧桑,都是不可复制的珍贵资源,对其进行保护、利用、开放,有着多重意义。从“铁路锈带”到“城市秀带”的绿色蝶变,不仅有助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提升城市品味和美化环境“两不误”,也能够满足老百姓的精神文化诉求。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对遗址保护表现出热情,并将遗址公园作为推动保护的载体和平台,这是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实践的一次大提升,也是探索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方面的一次重大跨越。
对待废旧资源,要充分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和节奏,走好治理恢复与综合利用的发展道路,不断开创废旧资源循环利用和价值提升的新局面,为生态、文化旅游留足发展空间,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也让遗址的生命力在新时代熠熠生辉、绽放异彩。(王成成)
编辑:钱江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2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