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区县    建言    专题    原创    评论   理论   国内   国际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地评线】厚植“第一资源”,汇聚人才强军的磅礴力量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1-12-02 14:46 阅读量: 字号:

  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11月26日至28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人才是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赢得军事竞争和未来战争主动的关键因素,对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我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要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确保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支撑,人才总体水平跻身世界强国军队前列。

  “决胜于未战,决胜于人才”。人才是强军兴军的“第一资源”,建设世界一流军队需要世界一流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实施人才强军战略,坚持人才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聚焦备战打仗培养人才,加强军事人员现代化建设布局,深化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改革,推动强军兴军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出重要贡献。当前,军队转型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武器装备迭代更新,作战样式加速演变,对新时代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全军必须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全方位加强人才工作,厚植“第一资源”优势,汇聚起人才强军的磅礴力量。

  “建军先铸魂,强军先强魂。”坚持党指挥枪、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是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战争年代,听从党的指挥,人民军队一往无前,冲锋陷阵在民族独立、祖国解放的杀敌战场,用鲜血染红了飘扬的战旗;和平时期,听从党的指挥,人民军队义无反顾,无私奉献在大漠戈壁、边关海岛,用忠诚铸起保卫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钢铁长城……一路走来,人民军队牢牢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这一条当作永远不能变的军魂、永远不能丢的命根子。实践证明,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指挥枪,人民军队才能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不断迈出坚实步伐。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必须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贯彻到人才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党指向哪里就坚决打到哪里,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军队由战而生,军人为战而练。“人民军队永远是战斗队,人民军队的生命力在于战斗力。”自建军时起,人民军队就强调以“战斗队”为核心的三大任务,这是由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中国革命的特点以及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就当下而言,一方面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我国安全形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大;另一方面,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新装备更新换代加快,立体作战、力量多元、信息主导、系统集成、体系对抗等成为现代战争的新趋向。正所谓“欲临敌而有功,宜闲习之在素。”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必须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人才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备战打仗上,磨砺胜战刀锋,锤炼过硬素质,提升实战水平,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历史深刻昭示,中华民族走出苦难、中国人民实现解放,有赖于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须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强军兴军的伟大目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面向未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全方位厚植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全新局面,我们就能更好发挥人才对强军事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向着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行。

  丁恒情

编辑:钱江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意见请登录 网民建言

我要留言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签发董越峰,修改钱江